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
    香香软软的被窝暖烘烘,小郎高兴地翘脚丫,挨到旁边的腿蹭两下又收回,玩得不亦乐乎。
    魏景行憋着不动,他要搭理这小子,保准能兴奋到半夜,不搭理过会儿自己就睡着了。
    等啊等,以为人睡了他微微侧头,结果对上一双闪光的眼睛,小郎甚至还翻身趴着,“爹爹,你也没睡啊!”
    魏景行:······现在闭眼装睡还来得及吗?
    小郎没得到回应,伸手摸上鼓起的腹部,好似什么有趣的玩具,小手摸摸索索。
    魏景行担心他不懂事手上使力,正耳听八方高度警惕,结果就察觉这小子钻进被窝小脑袋贴上他肚子。
    “弟弟,我把父亲分你一半,你把爹爹分我一半。”
    “唔,你不说话哥哥就当你答应啦!”
    这小子,心眼比他小时候还多,魏景行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重活一世这等机缘,他三四岁的时候绝对没这小子有心眼。
    什么叫“你不说话就当你答应了”,这不成了强买强卖么!
    魏景行伸手进被窝,将小人儿拽出来,“他都听不懂人话不会说话,如何能答应你?”
    “没关系,我能听懂人话也会说话,我答应弟弟了,一样的。”
    呃······魏景行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被个孩子说的哑口无言,只能低低威胁,“快睡觉,不然长大就是个小矮墩。”
    杨小郎正兴奋呢,哪里能睡得着,眼珠咕噜四看。
    屋里又陷入安静。
    不一时,低低的声音响起,“爹爹,弟弟的父亲是个什么人?”
    唉——魏景行深深叹气,睡个觉怎么就这么不老实呢?
    不过徐钰是个什么人?博闻强识不卑不亢,为人有底线却又不呆板,日后为官,约莫称得上“爱民如子”吧。
    那样的人,于仕途官场势必有一番作为,何必因一门婚事徒增坎坷!
    “高吗?有我父亲高吗?”
    “壮不壮,会不会干活儿?”
    “有挣钱的手艺吗?”
    ······
    不出意外,半夜魏景行被哼哼唧唧的声音闹醒,迷糊中刚要伸手拍小人儿,结果触手温热。
    “杨小郎——”
    “呜呜呜爹爹,我想叫醒爹爹没来得及······”
    魏景行点上油灯,看着坐在一边哭得可怜兮兮的小人儿火气没处撒。
    “不就尿床么,多大点事儿,好似你小时候没尿过一样。”魏良进西间,见哥儿披头散发蹲在柜子旁不知所措,没好气。
    “来乖小郎,咱们不跟他一道了。”
    杨小郎揉着眼睛被抱走,留下憋气的魏景行以及一坨湿漉漉印记的床铺,他对着门口磨牙。
    父亲肯定是故意的,担心小郎睡东间半夜尿床闹醒爹,这才抱来丢给他,现在小郎已经解手,后半夜能睡个安稳觉,所以父亲又将人抱了回去。
    想到明天要早起,魏景行懒得换床褥,避开湿处将就了一夜。
    早晨温子书得知昨晚的事儿,过来看时就见他避着湿处睡得沉,无奈摇头。
    今日做席面的掌勺大厨提前来备菜,丸子、排骨的得做个半熟以备明日用,而且杨家有酒席,自家得有人去敬酒。
    原本这事儿得魏景行出面,毕竟是他招赘,正好借着今日杨家的酒席认认男方的亲戚好友,可他有孕在身,去了也喝不成酒,魏良代为出面。
    “你就在家待着,陪着小郎,你父亲去就成。”温子书拿出准备的喜服,将男方的包好以备待会儿丈夫送过去。
    “你又喝不成酒,再说你父亲比你更能来事儿,省得你去了得罪人亲戚。”
    魏景行未置可否。
    魏良担心他又捉弄小郎,临出门前给安排了活计,“明儿开流水席,来的孩子多,你把糖块分一分装在篮子。”
    “知道了!”魏景行懒洋洋应答。
    魏良还是不放心,出了门又折回来探头道:“乖乖在家待着,别招小郎哭,别惹你爹生气。”
    魏景行无奈,直接端起石桌上的茶盏朝院门口无声示意。
    第94章
    大安县位于梁州西南边,南有米仓山连通大巴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江汉平原与蜀地隔开,嘉陵水自北向南,虽未流经县城,可却成为一道分割线,将大安县分为两半。
    本是下等县,因蜀道连通县城多有商队来往,五年前成为中等县,县里除了世代安居的大安县人,还有很多商人置办的落脚歇息的宅院。
    商队来往多,酒楼花阁人气旺,人牙子的生意也很是火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入蜀时前路凶吉未卜,出蜀后庆幸大难不死,因此好些商人在大安县置外室,一是劫后余生放松,二也是图个吉利,一来二去,县里人口流动大,人员背景身份复杂。
    魏景行选大安县暂时落脚正是看中这一点。
    县里商人多,镖人多,风气开放,而商人讲究四海有朋遍交天下,因此但凡县中谁家有喜事,都会去捧个场,即便主家不在,宅子管事也会亲自送上一份礼。
    因而魏家招赘的正日子,巷子可谓是车堵人拥,当然也方便了拿钱办事、浑水摸鱼的人。
    在门口接待来客的魏良早就察觉,可却混不在意,只笑着和前来贺喜的人寒暄。
    因为门口顺着院墙摆了一溜十张桌子,开流水席,附近村子、县里乞儿都来蹭热闹吃席,伴着邻里来帮忙的小子端盘上菜报菜名的唱和声,闹哄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