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73节
    韩信都不是。
    关于韩信有可能是贵族后裔的说法,秦念也有耳闻。
    理由是他有佩剑习惯,且认字,精通兵法。
    只是这“可能是贵族后裔”的身份,并未在史书上体现出来,也未能在封王侯一事中给予他助力,暂且不论。
    战功第一的韩信,却连侯爵都没有受封。
    并非不能理解——功高震主到韩信这种地步,刘邦想要压制他合情合理。
    但不公就是不公。
    【秦念:他要是不挟制称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封王。】
    【刘邦:吾……这……确实不太妥当。】
    刘恒恍然大悟。
    原来义父说的“孤以功勋封王”是这个意思!
    义父有这么多功绩,阿父却不给封王,连封侯都不给。
    确实有点过了。
    ………
    嬴政这才知道韩信为何被秦念称为“兵仙”。
    如此战功实在显赫。
    在他看来,刘邦如此有功不赏,韩信竟然到攻取齐国之后才挟制称“假齐王”,已经是极为难得。
    ………
    长孙皇后细细擦拭陛下额上的冷汗。
    她知道陛下必然是想起他曾认为韩信之死非汉高祖之过。
    皆是韩信不懂为臣之道。
    如今看来,竟是汉高祖不公在先。
    【秦念:就你这个信誉,不先给报酬韩信凭什么出兵?】
    【刘邦:吾亦是无可奈何。你也知道,给韩信封王,以他的能力,朕寝食难安啊。】
    甚至都不是寝食难安的问题。
    刘邦深知,但凡韩信起了谋逆之心,大汉无人能阻其锋。
    【秦念:所以说你根本不懂韩信。他但凡真有谋反的心思,你能轻易取走他的兵权?还三次!】
    【刘邦:那是朕机敏!】
    【秦念:你还好意思自夸机敏?】
    【秦念:韩信攻破魏代之后,你派个使者就把他的精兵全部调走,让他重新整兵再去打赵国。】
    【秦念:如果韩信没有断层领先的军事天赋,这波操作极有可能让他攻赵失利。】
    【刘邦:吾不得已……】
    【秦念:你当然不得已,因为韩信在赢你在输,你把兵输没了就找韩信要。】
    【刘邦:……】
    刘邦摸摸鼻子,无言以对。
    啊,事实如此。
    殿内众臣都绷着脸,不敢露出丝毫异常。
    韩信为何能在武将中威望极高,高到功臣排第五的樊哙都要以跪拜礼送迎韩信,这就是原因——
    断层领先的军事天赋!
    “义父真厉害!”
    刘恒崇拜地望着他的义父,此刻他已经不是不介意认义父了,而是庆幸于认这个义父!
    太强了!
    七岁的孩子再有心机,也终究是慕强心理更严重。
    就是之前哭得太狠,这称赞太过嘶哑难听。
    韩信命人取温水。
    【秦念:第二次夺兵权就更搞笑了。一年后你又被楚军围了,只有你和夏侯婴两人逃出成皋。之后自称使臣,跑到韩信和张耳的卧室,在他们还没起床的时候就把印信和兵符拿了,带着两人的军队跑了。】
    【秦念:好家伙,韩信一醒,军队又没了。】
    【刘邦:……咳。】
    刘彻默默饮了口茶。
    学史的时候不是没看到这些记载,但当时只觉高祖开国艰辛。
    完全没想过对于韩信而言,有高祖这样动辄取走军队的君王意味着什么。
    果然是断层领先的军事天赋。
    就是卫青霍去病,那也得是他给帝国双璧提供军队。
    哪有将军给君王提供军队的道理?
    现在刘彻才对韩信居于卫霍之上的说法心服口服。
    【秦念:这次倒是没白带走军队,好歹拜韩信为相国了。】
    【秦念:然后命他收赵兵攻齐——“收赵兵未发者击齐”,指的是赵国原本的降兵吧?精兵换降兵,你可太会精打细算了。】
    在秦念看来,韩信就是断档领先的武将。
    可以说古今无二。
    虽说韩信能够募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邦提供的声望与后勤。
    但古往今来,哪个将军会在连胜之下,训练好的军队被君王抢走,自己再去招募散兵继续征战?
    别的顶级武将是得到君王全力支持,如秦昭襄王嬴稷亲赴河内郡动员全国民力,以援白起的长平之战。
    这是国力与武将相互成就的巅峰之战。
    韩信的所向披靡,却多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弱,就是弱在国力。
    这就不能说韩信是国力成就的将军。
    兵仙一词,只有韩信,也只能是韩信。
    没有他两次为刘邦供给精锐军队且威胁项羽后方,刘邦可真不一定挡得住项羽的猛攻。
    【刘邦:成皋为重地,无成皋不可控敖仓,唯有占据成皋才能断楚军粮草。】
    刘邦无法辩解,只得转移话题,说成皋的重要性。
    至于夺韩信之兵……
    韩信是他的部下,韩信的军队就是他的军队。
    他调走自己的军队有什么问题?
    想是这么想,说是不敢说。
    自己都觉得心虚的话,说出来只会被天幕视为谎言。
    【秦念:你就没想过你的使者能够轻易调走韩信的兵,而你假扮的使者可以在他未醒时直接进卧室拿走印信兵符,意味着他丝毫没有谋反的想法?】
    【刘邦:……朕知韩信之忠。】
    韩信再度握紧拳头,眼中全是怒火。
    天幕禁止谎言。
    既然刘邦知道他的忠诚,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他?
    【刘邦:但朕不能相信韩信之忠。】
    【刘邦:以天下为赌注,赌韩信不会思变。】
    【刘邦:朕不敢信,也不能信。】
    因为对忠臣的不公,刘邦的民心一直在下降。
    但在此刻,虽未回升,但已经止跌。
    韩信的军事天赋越是断层领先,也就意味着刘邦越缺乏与之对抗的将军。
    一旦韩信决意谋反,大汉必危,天下必乱。
    韩信闭上眼。
    再度睁开,怒火尽散。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他看懂了,也明白了。
    但,无法释怀。
    【秦念:第三次夺兵权,是楚汉之争的最终战:垓下之战。韩信领三十万军大败楚军后,“高祖袭夺齐王军”。】
    刘邦说得很有道理。
    但秦念对兵仙的偏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就算理解刘邦的“不敢信不能信”,她也还是想要把韩信遭受的委屈说完。
    当然,主要是为了水时长。
    不对,这不能算水,这属于正常的工作内容。
    【秦念:这个先不论,先说说垓下之战以前,为了让韩信出兵,你许诺了多大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