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
    宋恒吃饭的间隙也没闲着,安排林希和另外两个年轻科员一起做丧尸观察记录。
    明亮的正方体房间里,一台机器人解开了编号为nhss-001的“病人”的绳索。
    001号“病人”一松开束缚就诡异地扭动着站了起来,朝玻璃墙扑过去,神情狰狞,时而表情狰狞地咬着空气,时而伸出舌头舔舐玻璃,留下一串粘液。
    然后掉房间内外的灯,001号顿时失明,失去目标毫无意识地游荡着,走路姿势诡异,时而抽搐。
    林希观察了一下它的腿,记录了一句“o形站姿”。
    林希主动带队进行下一项测试:“播放声音。”
    房间里的机器人发出了动静,001随即朝音源扑了过去,又抓又咬。
    机器人被扑倒在地,但整体没有散架,表面坚硬的金属外壳也没被001破坏。
    大家看着001的表现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没有心跳、呼吸、血压的“人”,竟然能完成这么多动作。
    玻璃外的科员们纷纷发表看法:
    “表现很像狂犬病发作的动物。”
    “如果里面站的是人,肯定被他攻击了。”
    “对人有攻击性表现。”林希一边说一边记录。
    另一位科员见林希刚才进行了声音实验,上来提出投放刺激性气味物体,测试“病人”对嗅觉的反应。
    林希用只有这位科员和宋恒能听到的声音说:“没有反应。丧……他没有呼吸,也就接收不到气味了。”
    宋恒赞许地看了她一眼,但依旧进行了这个实验,果然如林希推测的一样,001对气味没有反应。
    有人对林希这个组里最年轻的成员投来或质疑或好奇的目光:这个年轻的研究生不仅参与了昨天的病例隔离行动,还这么快掌握了特殊病例的信息。
    林希心里暗想:只是自己变过丧尸,经验之谈而已。
    她不是来出风头的,只是想做点什么让大家提高对这三具丧尸的重视。
    林希在一众前辈的注视下平静地提出:“其实他们的基本生命体征消失已经超过12小时,只是还有‘人’的行动能力所以迟迟没被判定为死亡。这种情况很罕见,但它们确实符合电影里‘丧尸’的特征。”
    对医学生来说,“丧尸”这种东西的存在是个悖论,哪怕它们真的出现在面前了,但由于隔着一层玻璃没看到“丧尸”的攻击和传染力,大部分人还是难以相信。
    宋恒却若有所思:“‘丧尸’这个说法是哪来的?你说的是什么电影?”
    严谨了一辈子的病原学科学家没看过这类科幻电影。
    林希:“老师,之后有时间我给您科普一下,但现在我们先研究‘丧尸’好不好?”
    上一世林希在鸿文医院阻止了丧尸爆发后被关进了看守所,大约一个月后,还没开庭,丧尸就在全国遍地开花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宝贵。
    本来准备歇一歇恢复体力的老人家又来了劲头,赶紧带组员进行下一个环节,把“丧尸”送去进行影像扫描。
    但是怎么把实验室里的001弄出来是个问题。
    有人说把捆着的002送去检查,有人说去外面请军方派人来把001捆出来。
    毕竟001表现出了杀伤力,这里的科研人员大都没练过功夫,不能应对。
    林希从口袋里掏出防护手套:“不用麻烦,我可以绑它。”
    宋恒:“小林,不要冲动,这种发病特征很像狂犬病,病毒会通过血液感染,被咬或者被抓了可了不得。”
    也有年轻力壮的师兄出面:“要去还是我去吧。”
    林希摇摇头,拿出绳子:“没事的,昨天001也是我绑回来的,现在里面没光丧尸行动能力降低,我可以的。”
    不是说大话,她前世毕竟单挑过9个丧尸,虽然是在向昕的声音协助下完成的。
    但现在让里面那个机器人协助一下,绑一个丧尸2分钟最多了,不需要大费周章。
    -
    外人了解丧尸是通过打斗和战争知道致命点,但医生是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出来的。
    001脸上戴着口罩,手上戴着手套,被牢牢捆住送进检测仪。
    扫描显示001体内唯一活动的器官就是大脑。
    仅靠大脑控制着神经带动肌肉活动,其余器官全部处于“休眠状态”,连血液也停滞了,所以三个“病例”的体温几乎稳定在22度左右,和实验室的室内温度差不多。
    第144章 现状
    证实“丧尸”的存在后,科研院内接连调来了好几位国内知名科学家,包括外地出差的张铮教授。
    在这之前宋恒小组成员已经对丧尸进行了基础数据和情况的记录,还给丧尸们进行了脱衣检查。
    编号001李xx和编号002姜xx是最初丧尸化的人,他们身上衣物除尽后都能看到腿上有黑色伤口,或黑或绿的经脉就是由那里蔓延出去的,越靠近伤口颜色越深。
    他们两个是伤口感染病毒,只是伤口具体是什么动物咬的或是什么东西造成的还有待查证。
    而003号徐瑞乾医生,确如林希原本猜想的一样,他身上黑绿色的经脉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伤口。
    林希提出:“我在5月18日、19日和20日早上都见过徐睿乾医生,他表现一切正常,直到20日上午9点才开始出现异常。徐瑞乾医生的感染方式是口服病毒,这说明病毒有人为投放的可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病毒溯源。”
    一想到这个可能,所有人对待丧尸研究除了严谨之外还多了几分恐慌。
    如果有人投毒,这段时间内很可能进行二次投毒。
    但追查病毒源头的任务不归科研院,情况上报后由疾控和卫健委调研并做出相关预警。
    当看到预警两个字时,林希眉头没来由地跳。
    假设病毒是人为投毒设定成立,那么投毒者肯定知道投毒计划失败,感染样本已经进了科研院,当他看到卫健委发出的预警时会做什么?
    束手束脚还是放手一搏?
    上一世林希进看守所等待庭审期间陆未积极联系科研院,但真正进行化验研究已经过了两三周,没有感染体可供研究仅对病毒样本进行研究难度比现在高,得到信息的进程也慢。
    而病毒大规模爆发似乎就是在科研院开始研究之后爆发的。
    这么短的时间能查清感染源找到投毒者吗?投毒者会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
    林希结束了6小时的睡眠,刚从科研院领到了早饭,三明治、煮蛋和一瓶鲜奶。
    也许是睡眠不足导致胃口不佳,也许是心里压力太大,林希看着营养配比的早饭难以下咽,摸出手机查看消息。
    手机里群名为“燃烧!末日终结者”的群聊有很多未读消息,全是向昕和梁辉两个人的聊天。
    翻到最顶上,还有人关心进了科研院的林希那边是什么情况,昨天林希没空看手机没回。
    过了一天见社会风平浪静,向昕和梁辉以为丧尸源头被抓走了就安全了,后续研究都是科研院的事。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群里发出问候,偏生林希和陆未出于工作原因都不能及时回复,于是这俩人开始了无厘头唠嗑。
    两个外向且具幽默感的人凑在一起很有话聊,群聊已经999+了。
    直到陆未发言:无关内容可以加个好友私聊。
    群里才安静。
    林希:外面怎么样了?
    向昕第一个回复:风平浪静。
    意料之中。
    向昕:你那儿呢?陆哥说你很有可能签订了保密协议,要是不方便说的话就算了
    保密是为了避免丧尸相关信息引发社会空房和误导性信息的干扰防控,但这个群组里的成员在丧尸出现前就知道了它们的存在,没必要保密了。
    林希:来了很多科学家,刚把病毒分离出来,正在坚定,还要做基因比对……总之需要时间。
    这个过程不是人多就能加速的,哪怕有高科技机器协助,病毒培养的时间却是不能跳过的。
    鸿文医院那边的病毒溯源正在进行,虽然是公共场所人物众多,但排查范围缩小到了围绕这三个人大大降低了难度,听说也快有眉目了。
    向昕:三三我好无聊啊。
    梁辉:俺也一样。
    向昕:你越来越像熊二了。
    梁辉:要不是熊大说危机还没解除,我今天都想去吃刺身了。
    向昕:卫健委和疾控发布通知让大家最近不要吃生鲜,食物和水都要煮沸再食用。
    病毒不耐高温,一旦温度达到80度就能杀死病毒,这一点科研院早就研究出来上报上去了。
    林希看了眼自己的早饭,煮蛋和三明治都是食堂现做的,科研院里的人分批休息吃早饭,林希这一批休息完领到时已经半温不热了,但牛奶却是冰箱里的生鲜。
    她握了握牛奶瓶,冰冷的触感让人忽然不适心头一跳。
    但周围的同事都在大口进餐,有人已经吃完了正把餐盘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