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忽然,对面座位传来一声轻咳。
    姜海棠抬头,看见一位约莫五十岁出头的女同志正望着她。
    女同志戴着老式的黑框眼镜,镜片后是一双锐利而温和的眼睛,眼角有几道细纹,却丝毫不减其神采。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列宁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徽章,整个人透着股干练沉稳的气质。
    “同志,你这轴承改良图画得不错。”女同志推了推眼镜,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专业性。
    她伸手指向图纸某处,姜海棠注意到她的手指修长,指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却带着些许磨损的痕迹,那是常年与机械打交道才会有的痕迹。
    姜海棠没想到,对面就座了一名专家,她忙微笑着看向对面的女同志。
    姜海棠眼睛一亮,立即放下钢笔,微微前倾身子,问道:“您懂机械设计?”
    “工业部技术司,陈玉茹。”女同志伸出手,腕间露出块老式上海牌手表,表带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走得精准。
    她的握手有力而温暖,掌心带着薄茧,显然是个实干派。
    姜海棠连忙自我介绍:“你好,我是金城纺织厂,姜海棠。”
    她的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真荣幸,能和您在同一辆车上。”
    “你这是打算改良进口的绕线机轴承?”陈玉茹看了几眼图纸之后,问道。
    “我们厂的进口的绕线机轴承总是出问题,我一直在想办法改进……最近厂里成立的专门的小组,打算改进这些机械,避免受制于人。”
    “轴承座公差故意放大0.1毫米。”陈玉茹接过话头,语气笃定。
    “您怎么知道的?”姜海棠十分惊讶。
    “我们每年都会收到类似的报告,这是外国人为我们人为制造的问题,没想到,你们厂已经开始准备改进设备了。”
    “每一次受制于人,还要付出巨额的外汇,实在是不甘心啊!”
    “是啊,谁能甘心呢?可目前,我们的能力和水平都还有所欠缺。海棠同志,我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你们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或许,我也可以为你们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陈玉茹说话条理清晰,时不时用钢笔在纸上快速写下几个公式或数据,字迹刚劲有力。
    她翻看着姜海棠自制的游标卡尺,眼中流露出赞赏:“做工很精细,看得出下了功夫。”
    “我喜欢这个!”姜海棠始终保持着微笑。
    突然,陈玉茹压低声音:“小姜,你英语怎么样?“
    姜海棠有些不好意思:“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我还兼职我们厂广交会的翻译。”
    “哦,我说你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终于想起来了,你是不是要去和周副部长汇合?”陈玉茹恍然大悟的开口,显然,也是知道姜海棠这个人的。
    姜海棠没想到陈玉茹竟然是知道自己的,她下意识摸了摸耳后的发丝,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还以为,现在有许多如此出色的小同志,原来是我多想了,你是个非常优秀出色的同志,不光在研究方面有能力,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志。”
    “我听说过你的许多事迹……”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很快就到了饭点,陈玉茹坚持要请姜海棠吃饭。
    姜海棠推辞不过,只能接受,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聊着。
    “这次你们去d国,还有一个精密机械研讨会,我手里有一张邀请函,你到时候可以去看看。”
    “是给您的邀请函,您为什么自己不去?”
    “我受伤了,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坚持不住。”陈玉茹说着,拍拍自己的大腿。
    “严重吗?”
    “基本能自理,不过,出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路上也是吃苦受罪,加上去了d国,难免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今天遇到你,也是巧合,算是你的机遇。”
    姜海棠听到陈玉茹如此说,才不推辞了,她接过邀请函,手指微微发抖。
    深吸一口气,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眼中闪烁的光芒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你这一次的带队领导是周副部长,他可是个非常专业的人。”陈玉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一路上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多向周副部长请教,对你将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姜海棠看着陈玉茹面前的水杯已经空了,便主动帮陈玉茹接水,等她回到座位上,却看到陈玉茹拿出了一包芝麻糖。
    芝麻糖特有的香甜味道在空气里弥散开来。
    “火车上人会很疲惫,尝尝这个。”
    姜海棠掰下一块,甜脆的口感让她想起临行前小桃子塞给她的饼干,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
    “你结婚了吗?”
    “您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刚才你嘴角的笑容很温馨,那是想念孩子才有的,可是,你太年轻了一些!”陈玉茹笑着解释。
    “您是想到您家的孩子了?”
    陈玉茹淡淡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她从内袋掏出一张有些泛黄的照片,动作轻柔,像是在对待珍宝。
    照片里穿军装的年轻女孩站在纺织机旁,胸前别着“技术标兵“的奖章,笑容灿烂。
    “我家丫头,在新疆兵团搞农机改造,我已经有两年没见过她了。”她摩挲着照片,声音里带着骄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列车穿过隧道,忽明忽暗的光影里,姜海棠看见陈玉茹眼中闪烁的泪光。
    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同样为事业奔波,同样为子女牵挂。
    “我相信,您的女儿,将来会成为和您一样优秀的人。”
    “只要她做出努力,我就会为她骄傲。”
    “我还没有结婚,不过收养了一个女儿,今年四岁了,非常可爱,她的父亲是烈士。”
    姜海棠也开始讲起自己的小桃子。
    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母亲,却在这一刻有了生命中难得的交汇,
    这一刻,姜海棠忽然明白,她们在接续一代又一代华国工业人的梦想与使命。
    第231章 到京城了
    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车窗,列车在渐浓的暮色中穿行。
    一旁的陈玉茹已经睡着了,姜海棠将薄薄的被单给她盖在身上,自己则继续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写画画。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火车到站了,姜海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目光从技术图纸上移开。
    这一站停车时间比较短,姜海棠并没有下车的打算。
    她起身接了一杯水回来,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争吵声。
    “这是我的座位!票上写得清清楚楚!”一个扎着两条粗麻花辫的年轻姑娘拎着行李,涨红了脸与人争辩。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膝盖处还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她带着粗茧的手指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车票。
    占据座位的彪形大汉懒洋洋地翘着二郎腿,露出一个轻蔑的冷笑。
    显然,并不将这样一个小姑娘放在眼里。
    “小丫头片子,识相点滚远些。”
    他手臂上的青龙文身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姜海棠注意到姑娘的嘴唇在微微发抖,但眼神却倔强得很。
    显然,就算知道对面这个占据了座位的人并不好惹,姑娘也没有放弃的打算。
    “这位同志,”姜海棠放下水杯,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能否让我看看您的车票?”
    大汉斜眼瞥了她一眼:“关你屁事!多管闲事,小心老子弄死你!”
    “我是本次列车的义务安全员。”姜海棠面不改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袖章。
    这是上次出差时列车长代表列车组送给她和陆良辰的。
    袖章有些旧,但上面“安全监督“四个字依然醒目。
    大汉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
    姜海棠趁机仔细观察他,油腻的头发,指甲缝里的黑泥,还有身上那股劣质烟草和汗臭混合的味道。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手虎口处的一道伤疤——像是被利器划伤的。
    “您的车票呢?”姜海棠再次问道,同时悄悄给站在过道里的列车员使了个眼色。
    “丢了!被人偷走了,说不定就是她偷走的。”
    大汉不耐烦地挥手,将手指向年轻姑娘。
    他腕间露出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表带扣在最紧的一格,依旧显得很不合适,显然不是他自己的。
    姜海棠心中了然,突然话锋一转:“同志是去北京参加劳模大会的吧?我看您这气质就像先进工作者。”
    大汉一愣,随即挺起胸膛:“那当然!我可是……”
    年轻姑娘听到姜海棠这么说,不解地看着她。
    就眼前这个男人,哪里像先进工作者的样子?
    姜海棠看明白了那姑娘的眼神,那姑娘眼神似乎在质疑她是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