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姜蘅这些天忙得都没注意那两亩菜地,闻言赶紧去看了眼。
番茄苗已经长得很高了,甚至有些歪倒的迹象。
她时不时用灵雨浇灌,这些植物本就涨势比普通情况要快一点,刚好这阵子她忙着都没时间管,现在刚好到一个多月,确实是搭架子的时候,而且分枝也长得很多。
姜蘅当初种植时也是看过相关的知识点,番茄差不多到这个时候还要修剪底部侧芽,避免分枝太多争抢营养。
半个月前陈师傅他们干活的时候顺手给黄瓜打了木架子,现在黄瓜藤已经爬满了架子。
轮到番茄,得单独请人了。
这事简单。
先从他们村找起。
姜蘅直接在村群里发布一条招聘信息,但凡年龄合适、身体健康的,都可以报名,目前只找两个人,但过几天还有别的活,也可以做个登记。
发出去没几分钟,就有好些人报名了。
晚上吃饭前,明天给番茄搭架子、修侧芽的人选便定下来了。
姜蘅心满意足的放下手机。
就这个效率!
*
同样看手机的村长,特意戴上了眼镜,一点点将消息读完,也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妻子一起看:“你快看快看,小蘅在群里招人干活了,这一天天都是活啊,群里以前都没这么热闹的,我就说咱们村以后能靠着小蘅带起来吧?志朋那小子现在一天天都带着笑,之前哪这样?”
村长妻子也赶紧找出老花镜戴上,小心的滑动屏幕,不时点开一个个语音消息。
消息一个接一个,哪怕没赶上的、在外打工的、甚至已经搬去外面住的都在说话。
【我的天,这活还是长期的啊?】
【早知道不出来了,小蘅,以后还有活记得找你叔我啊,我干活厉害着呢】
【得了吧,你现在这活就挺好的,小蘅找我啊,我这真不是人干的,都是卖力气,我还不如回家,最起码住的舒坦!】
【肯定还要招人的吧?那么大一块地,要不我先回来候着?】
【姜长海:我觉得可以,我就是回来候着的,这不现在候到了,外头我就不去了,不过你们也别想着回来一定有工作,还得看小蘅安排的,对了大喜,你下次回来把我留在那的被褥带回来呗】
【姜长海:@姜大喜】
【姜大喜:行,正好我过两天也回来,我这好几个工友中暑了,我媳妇一直让我回去,生怕我也出事】
【……】
看完,她感叹一声:“真好,都要回来了,咱们村要热闹了!”
-----------------------
作者有话说:写最后一段时我在想,早晚有一天全村除了腿脚不利索的老人,都得去给女主干活!哈哈哈哈
本章五十个随机红包~啾![让我康康]
第48章 鱼汤手擀面
次日
最近温度渐高, 因此中午休息时间拉长,十点半到三点都不能干活,但要保证八小时工作制,上班时间就要提前, 目前开工时间是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半。
五点不到, 天蒙蒙亮, 负责做早餐的周芸和陈阿英两人就过来打开院门忙活。
此时姜蘅还处于修炼中。
虽然看起来她很忙, 但实际晚上六七点到第二天早上六七点基本都是空闲时间, 每天的修炼一天都没懈怠,就在昨天晚上, 已经突破到了炼气四层。
现在正在运转功法巩固修为。
也还保留着一丝神识感知外界。
清楚感知到院门被打开, 睡得都发出轻微鼾声的三只都不约而同睁眼, 第一时间跑向房门口。
只是房门被锁着, 它们出不去。
估计能感应到外面的人都是熟悉的人,警惕了一会儿,三只又放松了, 各自回窝里继续窝着, 只是这一次都没睡着,都懒洋洋趴着而已。
做早饭噼里啪啦的动静不算小,尤其随着她们的忙碌,一股香味渐渐蔓延出来, 姜蘅忽然就修炼不下去了。
诱惑还是太大。
她推开门出去, 阿狸迅速一个闪身率先跑出去,焦糖、布丁紧随其后:“汪汪汪!”
清脆响亮的狗叫打破了凌晨的宁静。
陈阿英笑道:“小蘅醒了?”
“哎, 醒了,大伯娘,今早吃什么呀?”姜蘅扬声问。
陈阿英正噼里啪啦的擀着面皮, 嘴里不忘回她:“吃鱼汤面,昨晚熬到现在的,鱼刺肉软烂了,蘑菇还是嫩的,这个汤可鲜了,我再做点手擀面,周芸炸个小鱼当菜吃,保管很好吃。”
姜蘅觉得不用保管,本来就很好吃,忙说:“那我要一大碗!我这后院大白菜长起来了,拿两个当配菜?”
“行。”陈阿英应下:“你拿过来吧。”
姜蘅迅速去摘了两颗递过去才去洗漱。
陈阿英眼角抽抽,她就说这孩子才回来没满两个月,大白菜这就长大了?果然是半大的。
手上的擀面皮已经很大一张了,撒上足够的面粉防止粘黏,将其卷起来,切成三到五毫米的宽度,最后抖一抖,放到一旁的不锈钢盆中,要吃的时候就能下锅里。
周芸也在做同样的事,袖子挽起来,面团被她揉得底下的桌子都在晃动。
十几个人的分量、今天又加上两个,还都是大胃口的,面条分量可不能少。
能全部做完,光是手擀面就两大盆满出来,再来切白菜,白菜足够嫩,开头掰了两片叶子,两只半大的小狗就凑过来,一只叼走一片。
说来也是奇怪,姜蘅养的这些小家伙都爱吃她种的蔬菜。
陈阿英不由得想起她没嫁人时养的那条狗,大黑就不爱吃菜,只喜欢吃肉,那个时候哪能天天吃肉?要不是她爹是厨子,这狗怕还没长大就饿死了,现在想想还是又爱又恨。
大白菜剩下的切片,先将菜杆放锅里煮两分钟,再放叶子的部分,等都差不多了捞出来。
煮过白菜的水还是清透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开始下面条。
下之前已经尽量抖干净面条上的面粉,但一入锅中,清透的水瞬间变成淡淡的乳白色,面条越多,白色越浓,随着面汤翻滚,白色的手擀面也随之翻滚并散发出一股独属于面食的香甜味。
完全没有其他调味料,光是这股香味,就十分好闻。
“哟,阿英,你们这是几点起来做呀?手擀面都做好了?”郑兰和王桂生两人相携过来,看见正在忙碌的两人都有些惊奇。
陈阿英手脚越发快了,筷子搅动锅里的面条:“五点不到就起来了,反正睡不着,你们早点干活也能少受点罪,这天气太热了。”
“是啊,还好咱们在外面做饭,不然中午厨房里得成蒸笼。”周芸将一次性碗筷准备好,又拿出之前做的蘑菇肉酱:“觉得淡了就加点这个。”
两人忙点头,王桂生开心道:“正好正好,我口味确实重了点。”
接着陈阿英将面条捞起来,周芸配合给舀一勺鱼汤,鱼刺鱼骨都被捞出去,只留着泛着淡黄色的略微浓稠鱼汤,之前姜蘅闻到的就是鱼汤加热后的鲜香!
撒上一点葱花,再来两勺鱼汤淋在上面,最后加上一些煮好的白菜。
一份鱼汤手擀面就做好了。
姜蘅也洗漱完,又给焦糖、布丁煮上了肉肉,便出去吃自己的面,见两人都来,还挺诧异的:“婶子,你们来得好早啊。”
“第一天来这干活,有点睡不着,就早点过来了。”郑兰笑呵呵道。
郑兰就是那个种番茄种得只剩下一些歪瓜裂枣果子的婶子,当时姜蘅一发招人的消息,她第一个回复,虽然她自己种植不成功,但没事,姜蘅觉得自己的番茄经得起折腾,就按照顺序选了人。
王桂生是姜长海的妻子,刚好第二个报名。
两人是少有留在村子里的,倒也不是不工作,而是会在周边做一些零散的活,类似周围哪个厂子临时缺人、哪个小区要做绿化种植需要人手之类的,有专门的人介绍,他们就会去干几天。
都是短期临时工的活,一年到头能赚个两三千就算多的,然而就是这样也比种地好。
这还是万爽昨天看她在群里招人,特意跟她说的。
他们村青壮年太少,而姜蘅要求是六十岁以内,他们村肯定不够,但凡要开发那么大一片地,去外村招人是一定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联系对方送人过来。
王桂生跟着点头,有点拘谨笑道:“对,我也睡不着,就寻思先过来,正好半道碰到了她。”
姜蘅笑道:“那正好早点吃饭不用等,等下就人多了。”
“对对对!”周芸将两份手擀面送过来:“快吃快吃,这鱼汤熬了好久,浓稠着呢!”
两人迅速接过,就被那碗里扑面而来的热气熏了一脸,发出一声惊叹:“好香啊!”
“这鱼汤咋做的?味道可真好!”
陈阿英:“就这样做的呗,可能鱼养了两天,没啥腥味自然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