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第591节
    “菩萨的指示”,不能不当真。
    ……
    如此三五日,七八日过去,寺庙上下依旧紧张,但是“古道”无有再开,里头的僧人亦无出来。
    止今晚,事情却不好。
    扫了地,欲要关门的时候,那扫门的“差役僧”浑身上下就是一冷。
    隐约之间,他听到了甚么动静从山上传了过来。
    侧耳仔细的倾听了半晌,他光是能够听见了声音,但是却无可得知是甚么乐器。
    止他却知道,这些事情都是要上报给了上头的僧人的,无论真假,假的不挨鞭子,真的无有上报,却是一天不许吃饭。
    这如何了得?
    就见到“差役僧”将扫帚斜倚在了门上,几步跑了进去,再等到他出来的时候,就像是羊粑了一路,留下来了许多羊粪蛋蛋。
    “是唢呐的声音。”
    事情传了上去,陆峰过来得时候,寺庙大门却已经关了,好在亦无须得出去,就在墙边,就能听到那风中传来的声音。
    远远的传来的,就是唢呐的声响。
    “阴山”之上,三千六百神庙,平时安分守己的很。
    无有甚么大缘由,并不会出现。
    偶尔传来声响,亦无是甚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它在这个时候响动起来了“声响”,就有些叫人不安了起来。
    这“唢呐”的声音很怪。
    既不是“大悲”,亦并非是“大喜”,是“悲中带喜”。陆峰侧耳听着,却亦能断代。
    并非是早于唐前期的中原神庙,虽然无可得知这唢呐是甚么时候大规模传入中原的。
    但是在汉代,在祭祀之中。
    无有“唢呐”一席之地。
    这声音传了出来。
    反倒是有些像在唱堂会。
    陆峰看了一圈周围的人,指了两三个,叫他们穿上了厚袄子,和自己一起在此处值守。
    大日落下,日短夜长。
    此刻常人却已经不得见那阴山了。
    陆峰朝着那山上看去,那“古道”之中的“仙人”,说话应有些错漏。
    他说这山上三千六百寺,可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此刻在“阴山”之上。
    怕是还有后来者。
    除了“尸解仙”的洞府。
    六天故气的神庙。
    还有后来的神庙在,听着这声音,怎么像是后来的神庙,不太安宁了哩?
    “阴山”上。
    诸多的大红灯笼,如同是一条龙一样,接连挂在了枯树上。
    从上到下,宛若是一条血色的长河。
    此间无有一个活物,就是这长河之下,“诡韵”化作了脚印,那唢呐的声音就从这“长河”之中产生,不停地叫唤了起来。
    和陆峰所听一样。
    无有大喜,只有大悲。
    在这长河的最高处,却是一个山坳子,和陆峰在“杂湖朗诺山”的日出寺所选地址,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这山坳之中,是围绕而建的“神庙”,在这“唢呐”的吹奏之中,里头的“人”,也被“唤醒”了。
    这些关门的神庙之中,有的大门,发出了喑哑难听的声音。
    徐徐打开。
    从中走出来了几个“人”。
    为首的一位老妪看着这场面,扯起来了嗓子。
    “都出来罢。”
    “都出来罢。”
    “新娘要出嫁了,娘家人都出来罢。”
    她殷切的呼唤着,止在此间,却无有太多的声音附和她。
    她神色有些暗淡。
    旋即,又一座破庙的大门打开了。
    里头走出来了一个瘦汉子,盯着不远处的老妪说道:“还哪里来的娘家人?就连几个轿夫,都止剩下来我一个了。”
    老妪不言语了。
    此地拔高去看,就可看到此地的风水是为“大凶”。
    寺庙、神庙、道观的建造逻辑和阳宅,阴宅的建造地址不同。
    止此间实在是太凶了。
    就算是建造神庙,亦须得一些“稳重凶戾”的神灵寺庙来镇压此间。
    止此间看这个样子,这些“神庙”其实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棺椁”。屋檐一面高一面低,前后两处窗子,却被糊住。
    至于那一扇门,则是逼仄低矮,好在止有一扇门,所以都被称之为大门。
    从此间的建筑风格来看,这建筑风格上下都到了明清了。
    是明清的俗神庙子。
    从此建筑的地方来看亦是如此,无有到达了这“阴山”的要紧要害地方,反而是在“不搭嘎”的小地方,区在一起。
    老妪见到“轿夫”出来了,有些吃力的说道:“那怎办?新娘要出嫁了,止剩下来了这几个——我来掌舵,你来抬轿,一个人可抬不起轿子。”
    轿夫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根粗壮的棍子,敲打在了地上。
    徐徐说道:“无碍,无碍,总能找到一些方法。
    如今这个样子,先不说新娘的事情。
    怎得现在就醒来了?新娘不是还要睡够了些时日么?
    难道新娘的皮子又不成了?”
    老妪不说话了。
    二人都止在沉默,他们这两个人,却是“送新娘”的“先生”。止他们如今这个样子,也算不得是“活着”。
    他们降服“厉诡”的体系,便是要说到了“镇国神像体系”之上。
    他们的这“送新娘”。
    亦是一种“手段”。
    是“送旱魃”。将“旱魃”称之为“新娘”,亦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地脉作恶,那送入了地脉之中的“尸体”,自然亦有变化,久久不下雨,自然就是有“旱魃”。
    他们这些“先生”做的手段,就是将“旱魃”当成“姑娘”,送到了另外的“凶险恶地“之中,止是后来“镇国神像体系”崩溃,实在是无有法子,他们便是用自己当做了“棺材钉子”,以“一道地脉”为代价,沉入其中。
    上面又被盖上了庙子。
    大家伙儿亦是抱着自己在土地地脉之中化作“厉诡”的代价。
    “同归于尽”。
    这“新娘”的皮子,其实就是山神神像的皮子,用“神像”装了“旱魃”,将其囚禁在里头。
    当地称呼他们为“十三娘娘”,便是说是有“十三个人”,但是其实是由一位“娘娘”组成头部。
    后来“十三娘娘”庙宇亦被“阴山”吞噬。
    他们留下来的后手,此刻却是起不得作用了,再度醒来,止两人尚且还算是一个人,其余的人连化作“厉诡”都不得。
    神魂俱灭了。
    此刻二人问出来了问题,也都是徒劳的问。他们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晓如何做,可以消弭了“旱魃”的危害,可是地脉如何,如何观山看水算出来问题,却有些欠缺。
    却和“刘六观”有些互补。
    若是“刘六观”知晓了这事情,怕是第一句就是“怕是这风水变了,你们的风水阵法,困不住这‘旱魃’了。”
    至于“风水”怎么变了,是它这一支“地脉”变了,还是所有的“地脉”都变了。
    那“刘六观”亦不知道了。
    上次事端过后,可不管胡咧咧了。
    “那如今怎么做哩?将新娘引到了甚么地方去?”
    见到老妪不说话,轿夫继续问道。
    老妪说道:“那要不然,送回了娘家?”
    送回娘家,就是再埋下去。
    “怕是埋不下去了。此地并非是以前,我们变换了地方了。”
    轿夫说道,老妪方才左右看了过去,半晌之后脸色大变说道:“这如何看上去像是在山中。”
    “是山中,是山中。”
    轿夫说道,“恐怕就是‘阴山’了。总是说这山是活的,如今被这山吃了。”
    老妪见状,忽而轻松说道:“那还能如何?便不管了,都是在山中了,那俱不再担心,就叫它在山中乱转又能如何?
    我们的事情也做的端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