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章
    好!
    很好!!!
    徐钰转头四看,路边背篓零散,竟是没一个趁手工具,不过山路边沿的小树枝······
    见他气呼呼去折手腕粗的小树,打架的一群人一哄而散,当然,逃跑之前不忘找出自己的背篓拿走。
    一群人呼啦啦往山下跑,边跑边嚎:“不是我们说的啊,是我们听别人说的啊······”
    嗷嗷的呼喊声传至山下,引得村里人纳闷,往山上看来。
    徐钰拿到趁手且又直又长的树棍时,山道上早已不见人影,只风声在耳边呼啸,像在嘲笑他。
    想到这几日顿顿不是鸭肉就是鸡肉,魏景行跟他置气······徐钰扇了自己一巴掌!
    刘树等人一溜烟跑下山,刘壮不放心,回头看向山上道:“阿钰不会有事儿吧!”
    刘树只管闷头走路,道:“先担心你自己吧,我觉得我们有事儿!”
    “我们能有什么事儿?”
    长柳村参与此次山上斗殴的少年皆有此疑惑,毕竟徐钰在他们心中,是言出必行的君子。
    既然答应说了就不找里正,那定是不会找的。
    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少年们就后悔了!
    徐钰下山,先是去了里正家,倒是没说别的,只是请人出面澄清,徐魏两家亲事已成事实,再则,若魏景行不开口,亲事不会有变故。
    此外,还请里正帮忙问问,流言在哪个村传得最凶。
    他这番举动,里正定得问个一二三四。
    “是不是有人到你面前嚼舌根啦?”他早就发话,村里不能传这些话,且说村里大家都知根知底,哪会如此瞎传?
    徐钰只道上山听别人提了一嘴。
    里正是老,可不糊涂,出了门在村里转悠,不到一刻钟就知晓从山上下来的人有谁。
    这不,挨家挨户去问,被里正问上门,少年们只以为他知晓了,没再隐瞒,倒豆子一样将事情原委道来。
    谁知,里正听闻后斥责他们冲动不说,还被罚去面壁思过。
    这面壁思过可不是在自家。
    当几个小子在里正家院外碰头时,皆以为是对方先出卖了同伙,大吵一架,吵得脸红脖子粗才发现被诈,只得乖乖顺墙根站着。
    最惨的当属刘树。
    其他人是里正家院子罚站思过,他则要帮师父跑腿。
    “师父,我······”刘树很是为难,这要让他爹娘知晓,他不得断条胳膊折条腿啊!
    “快去!”徐钰脸色很臭。
    刘树缩着脖子跑远,“我爹娘要知晓后打我,师父你可得给我求情啊!”
    太阳还未完全落山,关于徐钰、魏景行的新流言飘到了长柳村。
    “刘树仗势欺人在山上揍别村人,被秀才公知晓后两人闹掰啦”
    “别看秀才公入赘,在魏家可能耐啦,魏家哥儿都要听他的,是个一说不二的”
    “秀才公顿顿要吃肉,魏家哥儿连个屁都不敢放······”
    徐家人面面相觑,当然,现在也只有三人。
    顾流风笑道:“爹娘,肯定是瞎说的,三弟和景行如何别人不知我们自己人哪能不知!”
    白氏咬牙,“小树这孩子抽哪门子风,不行,我得去问问。”
    徐有林沉着脸,道:“估计满仓和弟妹不知道呢,等等吧,看阿钰回来不。”
    徐钰,他当然是没回自家了。
    这次,他要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徐魏两家婚事的主动权究竟在谁手中。
    刘满仓听到传闻时,第一反应是谁打着他儿子的名义传瞎话,当知道就是儿子亲口说的,怒道:“不可能。”
    虽嘴硬,心里却是打鼓,丢下地里活计急匆匆回家。
    刘氏见他回来还欣喜,“今儿倒是快······”
    “快什么快,小树呢?”
    “啊,方才跟阿钰出去了。”
    刘满仓丢下锄头,气呼呼道:“两人吵架了?”
    “没······吧!”刘氏迟疑,毕竟阿钰出门时脸色不好,自己儿子也是满脸不情愿。
    见妻子神色,再一想传言,刘满仓咬牙道:“这死孩子,闹别扭就闹别扭,瞎传什么。”
    “到底怎么了?”刘氏追问。
    得知传言,她也咬牙,抽下围裙道:“走,去找找。”
    当两人满村找人的时候,刘树已经在未来岳丈家说的口干舌燥。
    何清微微张嘴,听他口若悬河道了好一出是非。
    还是关于案首徐钰和夫郎魏家哥儿的!
    在何家听了好些八卦的少年孩子涌出院子,嘻嘻哈哈跑远,新的流言继续向远方扩散。
    “你······”
    见何清神色,刘树捂嘴一笑,招收叫人。
    待人凑近了才低低道:“放心,是师父让我这样说的,你别说出去。”
    何清满脸一言难尽,呐呐道:“为何来我家······”说,这让外人不得连着他家一起骂么!
    刘树叹气,“我也不想,可······”站起身气哄哄道:“这些瞎话就是最先从顾家庄传的,我倒是想去我外公家说,只怕一开口我舅舅就先揍我了。”
    “这次,我定要看看是谁背后作祟!”
    哼,定是那顾长风,刘树暗暗道,要不是他,自己当众吃屎!
    当徐钰知晓流言各村都有传,但传他不要魏景行的话最早是从顾家庄传出,而且,最开始并非一个人这样说。